大明帝国的官僚机器迅速运转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朝鲜使者通报,建奴不仅要攻打辽沈,还要突破山海关,入关劫掠。

        怠政二十多年的万历皇帝,终于开始上朝,他一面调兵遣将,一面筹措兵饷,忙得焦头烂额。

        由于旧病发作,老皇帝头晕目眩,只得叮嘱内阁首辅方从哲传谕兵部,立即行文差人,向各地总督、经略、总兵传达旨意:选择精壮军兵,整顿人马器械,相机征剿,以除边患。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,大明集合天下精锐,分四路围攻赫图阿拉,最终在萨尔浒惨败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太上皇穷尽国力,征调八万大军,以三路精锐,合击平壤,志在必得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明军与齐军战力不可同日而语,朝鲜军和后金八旗也不是一个概念,不过,十三年前那场大战,与如今朝鲜战场上形势颇为相似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刘招孙看来,岳父制定的四路大军,分进合击的战略,本身没有什么问题,只不过是因为在具体执行中出现严重失误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年叫门天子御驾亲征,明军精锐在土木堡被瓦剌一锅端,之后明将行军打仗,用兵部署,都尽量将兵力分开,名曰分进合击。

        万历三大征中,明军对付蒙古人哱拜叛变,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,用的都是这分进合击之策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